這天早上從ホテルアルティア鳥羽 check out之後
請飯店幫忙叫計程車到近鐵鳥羽站,接著搭火車到伊勢市
近鐵伊勢市站票口出來右邊就有置物櫃,把行李寄放後
就準備搭公車前往伊勢神宮內宮了
2013年適逢伊勢神宮每二十年遷宮一次的遷宮年
所謂的「式年遷宮」就是正宮旁留有一塊一樣大小的空地
每二十年就會按照原樣重新蓋一座新的神殿
並且將大神用了二十年的衣物、日用品、武具等寶物
也重新製作後放入新殿
最後從神殿中將大神的神體遷入新殿的儀式
這一回(第62回)的式年遷宮從八年前的山口祭就開始
期間總共會有30場的祭典舉行
伊勢神宮分為內宮與外宮
外宮就在伊勢市站前,供奉豐受大神,掌管天照大神的膳食之神
內宮則在比較遠的地方,供奉天照大神,是日本皇室的祖神
而內宮實際的遷宮日期就在2013/10/2,我們前往參拜的隔天
外宮則是在2013/10/5遷宮
實際遷宮時是不對外開放的
一般來說是要先參拜外宮,然後才到內宮的
但是因為這天早上十點在內宮有一個遷宮前的儀式--
「御装束神宝読合」
簡單說就是核對天皇獻給神的裝束、神寶是否合乎古式傳統的儀式
所以我們就直接先搭公車往內宮去了
從伊勢市站搭三重巴士約15~20分鐘可到內宮前
拿近鐵周遊卷廣域版可以免費搭乘三重巴士
下車後往前走一點就是門口的大鳥居,然後是橫跨五十鈴川的宇治橋
宇治橋也一樣二十年會重建一次
過了宇治橋,就進入神宮的神聖地域
為了每二十年的遷宮所需的木材
所以神宮旁種了很多高級檜木,而為了讓樹木的生長不受污染
連帶的對於流經神宮周圍的五十鈴川水質也維持的很好
水土保持再最佳狀態,以種出品質優良的木頭供建造使用
內宮的範圍很大
正宮在最裡面
通往正宮的路,碎石子路讓我想到東京的明治神宮
白鷹是伊勢神宮的指定御料酒,也是日本最佳清酒之一
所謂御料酒就是給天皇或貴人所使用的酒的尊稱
其他則是各式各樣三重縣內產的各家清酒呈上的貢酒
繼續往正宮前進,赫然發現前面聚集了一群人
這時人還不多,鑽到了蠻前面的位置
看到右邊有一大群記者攝影機陣仗,一台台正對著齋館架設
左邊的齋館出入口有警衛排排站
原來就是十點的「御装束神宝読合」儀式要開始了
上一次遷宮是二十年前,當時網路不像現在發達與普及
所以事前找資料的時候一直找不到這一個儀式到底是怎麼進行的
一點頭緒跟概念都沒有,十分具有新鮮感
一整個是摒息以待,完全不知道到底會發生什麼事
其實是如果講話的話會被管理秩序的警衛大哥制止
所以整個現場超安靜的
突然,從左邊走出了一個身穿全白服飾的神職人員
接著,後面就依序走出一個個穿著紅色或藍色衣服的人
最後還有一群也是身穿全白衣服的人走出來的人
很明顯這些穿白衣服的人應該就是裡面階級最低的助手級人物
至於其它的因為沒有人解說,所以實在也不知道有什麼不一樣
他們排成一排魚貫的往正宮的方向前進
當神職人員往前走一段距離之後
我們前面的警衛大哥也指示大家可以一起往前走
但是要離神職人員一段距離
整個通往正宮的路上都是被淨空的
所以往前同樣看到旁邊有一群一群等著的人
我們恰巧在很前面的地方,所以就一路跟在神職人員後面到了正宮
只是其實實際的儀式是不對外的,所以我們只知道他們進了新正宮內
而我們被檔在通往正宮的樓梯下面
很明顯看到新正宮的木材顏色還很新很淺,還沒有歲月的痕跡
對於日本人來說,神宮是很神聖的,
所以當踏上通往正宮的樓梯之後,就不能照相了
而實際上正宮也是進不去的,就看到很多日本人在正宮的門口朝裡面參拜
至於我們,因為對於日本的神道教也沒什麼研究
所以就是看而已
在新正宮的前面空地的地方
看到很多工作人員在安排位置
為了明天的正式遷宮儀式作準備
雖然不對外開放,但是看這椅子數目,受邀參加的人也很多呢!
離開新正宮,準備往神宮外面走,以為剛剛的儀式已經結束了
結果往前走沒幾步,又被擋了,才想到剛剛那群人應該是要在走回去的
過一會,在樹的另一邊剛剛那群人就走了出來
本來以為他們就像剛剛一樣往回走
沒想到他們突然聚集到前方的空地上,朝某個方向拜了幾拜
後來看了地圖,猜想他們應該是朝著荒祭宮參拜
根據伊勢神宮的官網:
「日本人自古就相信神有各種靈性。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和魂”,即平和的靈性;
“荒魂”,則是一種活潑的靈性。
荒祭宮供奉的是天照大神的荒魂,
它與供奉天照大神和魂的內宮正宮成為表裏一體,
所以在祭祀正宮之後,必定要祭祀荒祭宮。」
參拜完畢之後,又整齊的往回走
這時候我們又發現了一位特別服飾的人(第二張照片裡白衣那位)
看起來就是一位很重量級的人物
就好像遊戲或卡通裡面等級99的高人
等神職人員都通過之後,我們就往荒祭宮的方向走
會先經過御稻御倉跟外幣殿,看起來也都是新建的
很多人排隊要參拜荒祭宮
荒祭宮跟正宮一樣也是二十年會遷宮一次
站在荒祭宮前面很明顯的可以看到新舊兩宮的外觀顏色差別真的很大
慢慢的往回走
神宮的境域內也種了很多樹跟竹子,有清幽的感覺
內宮神樂殿
早先每次到日本的神社、神宮都會買御守
但最近幾年已經都是看看而已
不過伊勢神宮有一種特別的木守,顧名思義是木頭做的
而且好像是用遷宮後拆下來的木材做的
感覺很特別,也別具意義
回到宇治橋,要離開這神的領域了
關於伊勢神宮的式年遷宮是要去前才有所瞭解的
總有疑問,為什麼要遷宮?為什麼是二十年一次?
忘了在哪看到的,有此一說是
人活在世上,東西舊了,房子老了,都會汰舊換新
所以對於人們所崇敬的神明,祂所使用的東西當然也得汰舊換新
而一個人的童年、青年到壯年,每一段時間大約就是二十年
所以以二十年為一個階段
此外,這趟旅程回來之後,剛好看到旅日作家張維中的新書
「日本 一日遠方」裡對於伊勢神宮的式年遷宮下了一個註解
我非常的喜歡,他說:
「真正的永恆,不是海枯石爛。
真正的永恆,是不斷的新生。」
書裡面對於伊勢神宮的式年遷宮的意義也有說明,他說:
「每二十年一次的遷宮象徵著永恆與再生的精神。
因為這樣的傳統,神宮的手工建築技法、打造寶物的精緻工藝技術
也得以被代代流傳下來。」
所以遷宮不是破壞,而是一種持續。